close

    六歲陳小弟,爸媽與家人覺得跟他講話,用平常的說話聲音跟他說常常沒有反應,往往需要大聲一點他才有回應,日子久了家人也習慣了,並沒有多在意這件事情。直到上了小學,學校的學童健檢收到學校的通知單,在耳鼻喉科的欄位看到「耵聹栓塞」,建議至耳鼻喉科就診,才知道原來「耵聹」就是所謂的「耳屎」,為了繳交學校的回條,至耳鼻喉科門診就診。門診時發現左右兩耳都被偌大的耳垢所塞住 (圖一) ,經耐心仔細地和小朋友溝通,取得孩子的信任之後,再慢慢地使用耳鼻喉科專用的耳鑷,幫陳小弟取出從出生到現在都沒清過的耳垢。耳垢移除之後,陳小弟才發覺別人講話的聲音變得很大聲,回復了正常人該有的聽力。數週之後,陳小弟因其他原因就診,父母敘述小朋友花了一點時間適應正常的聽力,小朋友講話的音量也漸漸比較小聲一些些,不再是個大嗓門的孩子了。

    耳垢俗稱「耳屎」,由外耳道上的腺體所分泌,大致上可分為乾與濕兩種。常有濕耳垢的人,俗稱所謂的「油耳」。不論是乾或是濕耳垢,都有可能會塞住外耳道,導致聽力的變差。聲音是由聲波所傳遞,若耳道塞滿90%,由於聲波還過得去,是不會有聽力方面的問題。但若是塞滿了整個外耳道,就像正常人戴了耳塞一樣,就會對聽力有影響了。

    常有人說,耳屎不用去清它,它會自己掉出來,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正如同我們塞了一個耳塞一樣, 不動手去拿出來是不可能自己掉出來的。兒童的耳垢,若是第一次清理,大概都不會太小,往往耳鼻喉科醫師從外耳道夾出的耳垢,都是一小球起跳 (圖二) ,常常有超過一公分長的耳垢,在我們細心溝通取得孩子的信任之後,再慢慢地取出之後,大多數的孩童都會感覺聲音變大聲了。因此,建議父母家長若感覺孩子講話比較聽不到,常常用手去抓耳朵,有需要就帶孩子來一趟耳鼻喉科檢查一下,有耳垢可以直接門診清除,若耳垢真的太硬太大,醫師也會先開立耳垢軟化滴劑,回家滴個三四天軟化耳垢之後再回門診吸除。另外也要提醒大家,清除耳垢是耳鼻喉科醫師的專業,與其到一般坊間機構掏耳朵,不如找有真正專業且使用消毒過後器械清耳垢的耳鼻喉專科醫師幫忙。

image

(圖一)第一次清耳垢,由兩邊外耳到掏出大於一公分的巨大耳垢

image

(圖二)孩童第一次清耳垢,很多都至少是塞住外耳道的一球起跳

arrow
arrow

    yenfu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